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默然 相守

世界那么大,我只喜欢你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青春足迹  

2008-01-24 16:36:46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青春足迹之半坡冥想

     从停车的地方到半坡博物馆的大门,还需经过一条街。这条街并不宽,再加上货摊林立,行人不绝,便显得有些拥挤。抬眼四望,货架上挂满了五颜六色、色彩鲜艳的古时服装,阳光下更显亮丽。摊位上的玉器、瓷器琳琅满目,精巧别致。现代的半坡也如它的远古,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。

     半坡博物馆是1958年在半坡考古发掘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第一座史前博物馆。馆内一展厅陈列着我国远古居民的生活用具和他们的尸骨化石。早在五六千年前,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已经使用了磨制的刀、斧、铲等石器,并发明了弓箭,射猎鸟兽。他们还烧制了陶器。不少陶器是红色底子,上面画着人面、鱼形、鹿形等黑色或褐色的花纹,所以称为彩釉。彩陶上的花纹绘得生动活拨,鱼儿的嘴有张有合,小鹿驰骋,栩栩如生,还有衔鱼的水鸟,匍匐欲跃的蛙类。这些彩陶图案在空间布局方面已有较高水平,具有很强的装饰性。从鱼纹的三角构图及演变图案中就能看出有具体到抽象,由写实到写意的发展规律。驻足这些精美的艺术品面前,我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。在那个天地初开、宇宙洪荒的时代,食不果腹、衣不蔽体的半坡人居然烧制了如此精美的陶器,实在令人叹服。

     一展厅对面的二展厅,陈列的是美洲和非洲部落的土著居民的生活图片。二十世纪的今天,现代科技的发展,使人类可以上天入地的时候,地球上仍有些部落过着原始生活。他们仍然裸着身体或穿着树叶兽皮。仍然共同狩猎捕鱼、均分食物。这些图片与一展厅出土的实物联系,让我们更能想象半坡居民生活的岁月。

     再往里走,是半坡遗址。这是一个半坡村落的遗址。半坡人的房屋基地、烧制彩陶的土窑、坟场等遗迹都清晰可见。一般房基的四周,都挖了水沟,便于水的疏导。为防止水的倒灌,房门下还筑了一条土埂,相当于今天的门槛。房屋有方形,也有圆形,大多是半穴居式的,上面住人,下面堆放东西。许多民族都认为:死是人的物质生活的终结和精神生活的开始。因此对葬礼极为重视。半坡成人的坟场聚在一起,墓穴形状为圆颈瓶,下大上小。小孩实行瓮棺葬,就埋在房子内或房子周围,据说因为小孩未成人,不能进入墓葬区。另外,也是为了体现母爱,让子女时刻留在母亲周围。烧制彩陶的土窑相当科学,已接近现代水平。难怪烧出的彩陶坚固耐用、美观大方。

     出了半坡遗址的展厅后门,外面阳光正烈,突然感觉一阵惊喜。原来闯入我视线的,是比实物放大百倍的现代烧制的瓶、盆、罐等陶器。(但我想应该是水泥制的吧,世界上应该还没有那么大的窑。)我毫不畏惧太阳的炙烤,冲进这些陶器中间,摸摸这个,瞧瞧那个,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王国。陶器群后,又是半坡人祭祀的广场。漫步其间,似乎听到远古人类的呐喊。我早已汗流浃背,却丝毫不觉疲倦,为远古先民的勤劳与智慧,感动万端。

     出了半坡博物馆的大门,回首之间,仿佛看见万千远古居民正在云端跳舞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80)| 评论(2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